一个爱好学习的人,尤其是在“四个现代化”的鼓舞下,努力怕等科学高峰、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为
了掌握一切有关的资料和前任的思想成果,总是要读大量的书的。而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也不是“一视同
仁”一律对待,而是采取了不同的阅读方式。什么样的方式呢?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观其大意”,一
种是“一一寻究。得其要领”前一种读书,是“略读”,后一种读书,是“精读”。就时间来说,“略读
”可节省些,“精读”要化得多。但不论是“略读”还是“精读”,都十分重要,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由于“略读”只是“观其大意”,所以也叫“粗读”或“橄榄”,采取这种方式读书,大致是由三种
原因决定的;一种是为“精读”作准备。在确定某一本书需要“精读”之前,首先就的了解一下该书的内
容甚至章节的安排,摸一个底,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下一步在“精读”时作深入的钻研。这样做,好比
是一个部队在向敌人发动攻击前,先派出侦察部队对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等作一番侦查,摸清情况
,以便一局全歼敌人一样。第二种是在深入钻研一本书的同时,是会碰到不少问题的,这除了要认真思考
而外,还要找许多有关这个问题的参考书,这些参考书,由于仅仅参考用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被“精读
”(也就是主要读物)的书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找到问题的答案,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去读它,只要知道一个内容的大概、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就可以了,这尤其是在参考书的数量十分庞大的
情况下,从节省时间出发,更是如此。再一种,略读、粗读是为了扩大眼界,丰富只是,正确在短期或少
量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
一本书经过“略读”,大体内容已经基本了解。对自己是否有用,有否必要作进一步的“精读”,也
就是说有否必要作为深入钻研的对象,便可抉择。
“略读”是相对“精读”而言的,它与“精读”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但绝不是在读时不加思索地“走
马看花”。列宁说:在读书问题上,走马观花、一知半解的态度,是最有害的,这话也适用于“略读”。
因此,经过“略读”的书,如果对书中的内容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哪就不是“略读”,而是“白读
”了。这是必须避免的。
下面,我们再说一说“精读”。
由于“精读”是“一一寻究,得其要领”,所以也叫“细读”或“慢读”,它的要求比“略读”高得
多。采取这种方式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和理解书的全部内容以至书里面的细节以及作者在书里面提出
的问题和论证这些问题的根据以及思想的来龙去脉。
“精读”的功夫全在一个“精”字上。怎样才算“精”呢?有人以为,就是读到能把整本书从头到尾
背诵出来;也有人以为是读到能把整本书中讲到的一切问题一个不漏地记住。这对不对?如果做到了这样
,自然是好的,但是,仅仅这样就错了,何况,在一般情况下,一部长达几十万,哪怕只有几万字的书,
也未必能背的出来,即使背出来,并且能牢记不忘,也不一定就是怎正地了解了书的内容。所以,这不算
是“精”所谓“精”就是“精细”的意思,有人曾经说过,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实际不仅
对于那些不会读的人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得文字中引申出活得思想的人,
也是毫无用处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书要活读,不要死读,死读只求字面的了解,只求应被
司机,而不管自己记住的东西用什么用处;活读则要透过字面看到它的精神实质,精通全书内容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而要作到这一点,就非精细地阅读不可。
那么怎样“精读”呢?精读的方法很多,下面三点是最主要的:
一、开动思想及其,认真思考,不但要吃深吃透全书的内容,领会全书的重心思想和精神实质;还要
对各章各节的内容和意义有所了解;对重点问题要作深入的研究,对一般问题也要分清主次,逐个地加以
探求。书里面如有前言、后记、编者的话、附言以及插图、表格、注解,也应加以注意,这些都是补充本
文的,或对本文作活命的,因此要对照全文,融会贯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找参考书来帮忙,甚至从
实践中包括科学实验的方法球的问题的解决。
二、要不断复习,也就是反复地阅读,甚至终身阅读,学到老,研究到老。
三、做读书笔记,吧中心思想,主要论点,论据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一加深理解,增进印象
,巩固记忆。
此外,上面已经说过,“略读”有时是为“精读”作准备,因为不经“略读”,一开始就把一本在自
己脑子里一点影儿也没有的书拿来“精读”,不仅抓不住全书内容的主要线索,会产生茫无头绪的感觉,
从而获得的知识也一定是凌乱的,毫无系统的,因而效果也一定是不大的;同时,这样也带有很大的盲目
性。所以精读应当在略读之后。公认哲学家狄慈根在《辩证法的逻辑》一书中介绍他的读书经验时说:“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
章,所以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精密的知识。我们对该题目越熟悉,理解的能力就越增加,读到该书的
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首。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之唯一的正确的方法。”
值得“精读”的书,大多是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思想有也别帮助,或进行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清初
学者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所谓“识货”,意即“精读”的书要选得正确,而不
是随便拿到一部什么书,不管其好坏,自己需要不需要,就“精读”起来。一般普通的无关紧要的书,花
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精读”是不合算的,否则的话,必然会由此战区很多读其它书的时间,这样所读
的书相对说酒必然减少;当然,也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凡书只要“略读”就行了,如果这样,知识必然
浮而不深。因此,我们要避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做到“不唯有益,
且兼省心目”。
精读和略读,读书的形式尽管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并且让它在实际工
作中或科学研究工作中发生作用。这就是古话所说的殊涂同归。如果只是为略读而略读,为精读而精读,
光求形式,不讲实际,哪便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这样一来,略读也好,精读也好,就都失去了他的意
义。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